使用公共筷子、勺子和单独用餐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减少公共卫生和安全风险、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餐饮企业、单位食堂等各种经营实体负责守护土地。他们应该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的倡议,做好领导,让公共筷子和勺子成为标准餐桌。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认真考虑是否可以出台一些强制性措施,加强公共筷子、勺子和分餐制的推广和实施,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公共筷子和勺子放在桌子上,分开吃有很多好处。”几天前,首都文明办与北京市卫生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文明生活倡议,包括推广使用公共筷子、勺子和套餐。在同一个城市,我们爱一个家庭。目前,疫情如此严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护和平的最佳方式。相关举措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可。
[中国饮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在餐桌上一起吃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习惯和文化象征。筷子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许多人习惯于在朋友和亲戚聚在一起过节的时候,通过互相拿食物来表达他们的感情。筷子在桌子之间来回“穿梭”。尽管这一场景传达了友谊,但却大大增加了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钟南山院士就呼吁使用公共筷子。新发肺炎爆发后,钟南山院士再次强调使用公共筷子和家庭卫生的重要性。调查发现,在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中,许多感染者是通过晚餐或密切接触感染的。被感染的人通常是整个家庭,整个家庭或聚集的朋友。传统的饮食习惯,如共享食物和混合食物,是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重要驱动因素。
使用公共筷子、勺子和单独用餐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减少公共卫生和安全风险、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不使用公共筷子在餐桌上一起吃饭的方式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并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种看似亲密的餐桌用餐方式在平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幽门螺杆菌、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手足口病等。,可以通过口头传播交叉感染。研究表明,如果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混合餐的感染率高达42%,而分餐的感染率仅为17%。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是防控新皇冠肺炎流行倡导的卫生习惯,也已成为全国共识。与此同时,当前要求推广公共筷子、勺子和单独用餐的社会呼声再次高涨。“舌尖上的防疫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迫切需要一场“餐桌革命”。
公共筷子、勺子和勺子的使用以及对分餐的推广不再仅仅是口头上的。在20世纪90年代甲型肝炎流行期间,一些城市出现了使用筷子的热潮,然后它就消失了。钟南山院士在十多年前呼吁“餐桌革命”,提倡家庭使用公共筷子。这些好习惯曾在非典期间流行,但最终由于人们的“健忘”,潮流又一次消退了。这一次,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省市已经采取了行动,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建议和行动计划,引导人们使用筷子和勺子吃饭,实施大规模的聚餐和分餐。全国范围内的抗击艾滋病的斗争也是一个机会,可以凝聚社会共识,重塑文明习惯,摆脱“用双筷子吃世界”的旧习惯。这次我们是认真的。
首都[有责任带头前进。作为一个拥有2100多万常住人口的大都市,北京的餐饮服务业非常发达,拥有7.5万多家不同类型的餐厅。从健康和防疫的角度来看,每一次公共晚宴都是病毒传播的机会。餐饮企业、单位食堂等各种经营实体负责守护土地。他们应该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的倡议,做好领导,让公共筷子和勺子成为标准餐桌。同时,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认真考虑是否可以出台一些强制性措施,加强公共筷子、勺子和配餐的推广和实施,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的餐饮和生活方式。
多一双筷子,多一把勺子,多一份宁静。筷子和勺子的使用以及食物的共享将为大众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每个公民都可以从自己做起,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让“用筷子”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分享美食”成为文明的标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彻底打赢这场防疫战争。
[[h/]本报评论员范大羽
发布时间:2020-03-09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