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怎么回事?痛风患者冬季气温降低如何护理?

很多人备受痛风的困扰,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被查出油痛风疾病,使得此病备受关注。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王燕: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当气温降低时,致使关节液温度下降,尤其夜间温度较低,尿酸容易析出结晶,结晶沉积于关节滑膜等处,引起痛风发作。那么,在冬季痛风患者怎么护理呢?

诱发痛风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种:

肥胖者增多:在对40以下的痛风患者调查中显示,约85%的人都有体重超重情况。近十多年来干部和知识阶 层的年青化、经济收入的迅速增加、社会流动频繁等因素,都促使这一人群饮食更加丰沛。另外,因为工作繁忙等 原因,在40岁以下的痛风人群中,多数人起居不规律,体力流动越来越少,出门坐车者增多,骑自行车、步行者渐 少。糊口富裕,又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肥胖是必定的趋势。研究结果证明,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摄入富含嘌呤类食品者增多: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显着的改变,尤其是20~40岁的年青人饮食中 含高能量、高嘌呤类物质者显着增加。有资料显示,此春秋组的痛风病人发病前,90%以上有常常大量喝酒和癖好 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品的习惯。

与痛风的相关疾病增多:在年青的痛风患者中,该病的并发症显着增多,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 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和痛风一样也被称作富贵病,与饮食结构紧密亲密相关。此类疾病往往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尿 酸的代谢。体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升高除影响嘌呤运转外,还能阻止尿酸从肾脏排泄。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及 ;糖尿病均可使肾脏发生病变,影响尿酸在肾中的滤过及排泄,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而发生痛风。

痛风患者的冬季该怎么做护理?

一、 控制摄入含嘌呤的食品。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应选基本不含嘌呤的低脂食物;慢性期和无症状期可适当地“放宽”限制,正常饮食中每天摄取不超过600-1000毫克的嘌呤;

二、 多喝水。最好每天维持1.5-2升以上液体摄入,伴肾结石者最好达到3000ml;保证每日尿量达2000-2500ml,增加尿酸排泄;

三、 多食新鲜蔬果。多吃用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量,使尿液PH升高。因为当尿PH值在6.6时,几乎所有的尿酸盐呈溶解状态,不容易结晶成痛风石;雌性红萝卜属碱性高钾食物,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促进尿酸的代谢,对痛风有特效;

四、 多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控制体重。一般来说,运动方式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痛风发作时,不宜进行运动,以免进一步加重症状的发展。

五、 禁酒,尤其是啤酒。有人做过试验,剧烈活动后饮一瓶啤酒,可使血中尿酸浓度成倍增高。

六、 避免过度肥胖,体重过重时应慢慢减重,每月以减轻1公斤为宜,但急性发病期则不宜减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痛风病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是痛风辅助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痛风患者还需引起重视,在合理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护理,避免疾病加重威胁健康。

发布时间:2020-01-11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