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抗“非典”,今又冲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牛芝云
来源:
健康县域传媒
1月30日,河南省第二例、郑州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王某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治愈出院,牛芝云手捧鲜花紧紧站在患者左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王某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治愈出院2020年春节注定难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将亿万人“禁足”在家。
“能不出门就别出门”“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戴口罩”......各种消息如潮水般涌入电视,朋友圈。
病毒肆虐,原本热闹繁华的大街显得空旷寂寥,人们戴着口罩包裹严实,行色匆匆,形势依旧严峻。
这样的景象对牛芝云来说像极了2003年“非典”时期,不同的是,她已经成长为抗击疫情的“老兵”。2003年4月,牛芝云刚调到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传染性疾病科不到一个月,她本打算4月份结婚,已经看好了日子,婚礼的东西也都筹备齐全,但突然非典疫情爆发,席卷全球,与家人商量后她决定延迟婚礼,作为传染性疾病科的一份子,她毅然决然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那时候连续一个多月都没回过家,每天在病房里穿着厚重的隔离衣,戴着棉纱布口罩,家人考虑到疫情凶险,好多次想让我换个科室,但我没有放弃。
”从决定延迟婚礼的那天起,牛芝云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病人的这种“零距离”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但她没有半点犹豫和退缩,全身心投入战斗。“直到现在,我一直都为自己曾经奋战在非典一线而感到自豪。
”回想17年前的战“疫”,牛芝云激动地说。
最终非典疫情过去,由于她在“非典抗疫”过程中表现突出,被评为“郑州市卫生系统抗疫先进个人”。17年过去了,如今,牛芝云已经成长为医院的中坚骨干。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便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
经历过非典、甲流等,牛芝云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艾滋病、结核病、肝炎患者数不胜数,常态化的训练以及多次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经历,使她与感染性疾病科的医护人员们都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在得知巩义市人民医院被定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后,牛芝云作为巩义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二话没说第一时间冲锋在前。牛芝云说,“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调集全院医护精英前来支援,这场战‘疫’中,每一步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在护理好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因此,自1月20日以来,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牛芝云身担重任,已经13天没有回过家。“我家老二孩子刚刚三岁,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每天一到晚上就哭着要妈妈,我只能告诉她:
等你睡着妈妈就回来了,可是等到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孩子就说妈妈又骗人、又没回来......”牛芝云的丈夫告诉我们。
对于牛芝云而言,睡觉、吃饭、陪孩子这些最容易做到的事儿,却成了最奢侈的希望。当疫情再次肆虐,当人民的生命健康再次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像牛芝云一样的医护人员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当被问起她“你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的时候,牛芝云笑着回答:“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直到现在,她依然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履行着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