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支持湖北的第11医疗队中,有这样一位95岁的老人,他是队中为数不多的“男”丁格。面对繁重而复杂的医疗任务,他总是全力以赴,力求完美。他的奉献和勤奋非常感人。他就是赵,天津市环湖医院B1病房的护士。得知医疗队成立后,他立即报名,并最终加入第11批天津医疗队支援湖北。
赵自抵达武汉后,一直盼望早日进入“红区”,为抗战前线作出贡献。我没想到在进入病房之前会发现新的问题。大多数防护服都是加大码的。对于身高超过1.8米的赵,他根本不能穿。出于安全原因,护士长将他分配到现场团队,负责团队成员的感官控制。
“检查每个人穿戴和脱下防护服的每个过程,面罩是否完全合适,穿戴和脱下步骤是否有序和到位,以及它们是否不会污染自己。只有当他们从头到脚通过考试,我才敢让我的同志进入污染区”。赵对说道。
3月7日,当大批防护服到达时,赵又主动申请进入“红区”。3月10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主动承担起清晨值夜班的责任,测量血糖、胰岛素、药物和食物、体温、血压、更换消毒剂和抽血。过了一会儿,他觉得浑身湿透了,一层水雾充满了护目镜。他只能不断调整视角和动作来执行医生的建议并完成手术。
“红区”日记-3月3日[分区][/分区]
今天,我终于进入了红区。我从凌晨2: 20开始,9:30回到车站。我很好。我整整工作了4个小时。我服用了生命体征、血糖、大量血液、胰岛素、药物和膳食。最重要的是,我给了许多叔叔和婶婶心理上的关怀。阿姨们非常高兴,催促我和我一起拍照,然后离开微信。武汉的阿姨们非常擅长聊天,当我看到她们眯着眼微笑的时候,我的心都热起来了。
非常感谢今晚值班的两位同志帮我切康威。帮我画标志;帮我穿上和脱下防护服。
武汉的清晨又湿又冷,但我们都热血沸腾,团结一致。我相信我们离春天温暖、鲜花盛开的日子不远了。
患者自愿与赵合影。
疫情结束后,病人和赵互相邀请到家乡旅游。
赵凯说:“有幸营救武汉是我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将为抗击“流行病”做出贡献,并尽我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不管我有多累多累,我都愿意!”这是他的行动,也是他的内心。
赵的母亲是天津市西青区西营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负责新官肺炎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和统计。每天早上,她对从湖北到天津的人员进行消毒和体温测试,并进行详细登记。赵的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7年前非典时期,她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参加了西青区中医院的发热门诊。不管工作有多紧张,每当她接到命令,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在前线战斗!赵的母亲已经报名支持湖北恩施,目前仍在待命。
抗击疫情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赵和他的母亲,作为医务工作者,一直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这是一项工作和使命。现在这种积极的能量传递给了下一代。虽然母亲已经老了,但她仍在战斗。作为一名年轻的护士,她必须站在第一线。她不会在流行病面前退缩。
贡献:天津支持湖北第11医疗队
文章的原标题是:“注意”工资之火代代相传| 1995年后的“男性”丁格在红区
发布时间:2020-03-13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