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1日-5月27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教授、主任医师赵永强参观了人民网和人民卫生主办的“健康中国”系列圆桌会议。在“探索罕见病药品保障新机制,解决罕见病用药困境”专题论坛上,赵永强指出,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血友病治疗保障取得了长足进步,应努力实现从按需治疗向预防性治疗的转变。
赵永强在主题论坛上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的血友病治疗和保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血友病的治疗始于2000年左右。当时的条件是缺少医疗和药品,与国外相比相对落后。到2010年,我们已经在10年内实现了基本的按需治疗,也就是说,出血可以止血。又过了十年,今天,在按需治疗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一些儿童开始接受预防性治疗,但只有在大城市,成年人很少接受预防性治疗。”
“预防和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血友病治疗方法,但在中国尚未普及。”赵永强建议,一方面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结合社会慈善和企业力量,增加患者报销金额,解决治疗费用负担。另一方面,相关药物将降低成本,使更多血友病患者能够使用并负担得起,从而促进从按需治疗向预防性治疗的转变。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血友病治疗已经逐渐从落后发展到紧随其后。我相信,再过十年,到2030年,我们就能成为主角,这样,患有血友病的成人和儿童就能得到预防性治疗。”赵永强说。
发布时间:2020-06-02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