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防控情况基本清楚,但仍有一些重症患者需要细致的管理和治疗。对于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治疗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支持措施。气囊压力监测是气道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对吸痰手术中人工气道管理和气囊压力监测提出以下建议,供一线医务人员参考。
1.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建立后,气囊压力应保持在25-30毫升水柱,气囊压力表应用于常规监测(每6-8小时一次)。建议使用电子气囊压力表,可实时连续监测气囊压力,以确保有效通风,减少因气囊密封不严造成的吸入和漏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减少气囊过度充气造成的气道粘膜压迫损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使用的电子气囊压力表
2.吸痰手术
新冠的病理分析结果表明肺泡内存在大量粘液。因此,这种难以清除的粘液可能是重症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必要解决小气道粘液分泌的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七版)》中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强调:根据气道分泌物的情况,应选择密闭式吸痰,必要时应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吸痰过程中,应对患者的气囊进行管理,以确保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毫升水柱。建议使用电子气囊压力表,可以连续实时监测气囊压力。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安全气囊压力超过25-30兆欧,电子安全气囊压力表会自动报警并提示调整安全气囊压力。通过实时膀胱压力监测,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呼出气体在膀胱周围泄漏的风险,从而减少患者呼出气体的溢出,避免气体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使用的电子气囊压力表
发布时间:2020-04-02 10:56